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圖說: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花蓮第二分會,5月8日在花蓮高工活動中心舉辦校園講座,邀請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張群主講「從倫理看護生-孝道」。 人間社記者簡美換攝
圖說:花蓮高工生命教育校園講座結束後全體合影。花蓮高工校長黃鴻穎(右4)全程參與講座。(右2)為講演者: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張群。 人間社記者簡美換攝花蓮高工生命教育校園講座 從倫理看護生-孝道
2024-05-09
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花蓮第二分會,5月8日在花蓮高工活動中心舉辦校園講座,邀請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張群主講「從倫理看護生-孝道」。900名一至三年級學子參加。講師透過ppt、短片觀賞及問答方式引導學生們建立倫理觀念、尊重生命、珍惜生命,進而闡揚孝道精神。
張群首先向花蓮高工校長黃鴻穎及在場師生道賀,恭喜校方申請「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」遴選「三好校園實踐學校」,經審查通過,獲「三好校園實踐學校」殊榮。
張群以「生權平等」進入主題,基於尊重一切有情生命,呼籲大家應「戒殺護生」。接著引用百孝經:「羔羊跪乳尚知孝,烏鴉反哺孝親顏。」張群說,動物尚且知道感恩,何況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類。父母生、養、教育等偉大深恩,為人子女豈能不盡孝道?何況孝順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美德,孝順能促進家庭和諧健全。
張群引用《父母恩重難報經》「咽苦吐甘,抱持養育;洗濯不淨,不憚劬勞;忍寒忍熱,不辭辛苦;乾處兒臥,濕處母眠;父母恩德,無量無邊」。「父母恩深重,慈母不辭饑。母年一百歲,常憂八十兒」。傳達父母對子女無私無盡的愛。
張群指出,孝順是人倫道德之根本。佛家孝順三層次:小孝(甘旨奉養)、中孝(光宗耀祖)、大孝(導親脫苦)。強調「孝必須是長期的,而不是一時的;孝必須是實質的,而不是表面的;孝必須能全面的,而不是局部的。」提醒孝順從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開始。基於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」,進而關懷周邊獨居老人。
張群透過《爸爸的置物箱》、《你今天孝順了嗎?》、《珍愛生命.永不放棄》等短片引導學生體會父母默默付出的愛、久病床前無孝子的悲涼、珍惜生命永不放棄,找到幸福的泉源。指出「尊重生命珍愛自己」、「浪費光陰也是殺生」等觀念,希望大家了解生命無常應活在當下。
《孝經》「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,孝之始也。」張群說,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:孝順與行善。父母在世時就應盡孝道,千萬不可如俗語所說「久病床前無孝子」。才不至於落得「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待。」的憾事。
張群說,青年是社會進步的動力、國家未來的希望。需有遠大理想、正確思考、逆境自強、樂於服務的人生觀。更要建立誠信、榮譽、正派、慈悲、孝順等正確的道德觀。
張群引述星雲大師《佛光菜根譚》「身做好事,舉手之勞功德妙,服務奉獻就像滿月高空照。」「口說好話,慈悲愛語如冬陽,鼓勵讚美就像百花處處香。」「意存好心,誠意善緣好運到,心有聖賢就像良田收成好。」詮釋行三好的殊勝。勉勵大眾都能行「三好、四給」增加人緣及福報。
張群首先向花蓮高工校長黃鴻穎及在場師生道賀,恭喜校方申請「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」遴選「三好校園實踐學校」,經審查通過,獲「三好校園實踐學校」殊榮。
張群以「生權平等」進入主題,基於尊重一切有情生命,呼籲大家應「戒殺護生」。接著引用百孝經:「羔羊跪乳尚知孝,烏鴉反哺孝親顏。」張群說,動物尚且知道感恩,何況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類。父母生、養、教育等偉大深恩,為人子女豈能不盡孝道?何況孝順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美德,孝順能促進家庭和諧健全。
張群引用《父母恩重難報經》「咽苦吐甘,抱持養育;洗濯不淨,不憚劬勞;忍寒忍熱,不辭辛苦;乾處兒臥,濕處母眠;父母恩德,無量無邊」。「父母恩深重,慈母不辭饑。母年一百歲,常憂八十兒」。傳達父母對子女無私無盡的愛。
張群指出,孝順是人倫道德之根本。佛家孝順三層次:小孝(甘旨奉養)、中孝(光宗耀祖)、大孝(導親脫苦)。強調「孝必須是長期的,而不是一時的;孝必須是實質的,而不是表面的;孝必須能全面的,而不是局部的。」提醒孝順從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開始。基於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」,進而關懷周邊獨居老人。
張群透過《爸爸的置物箱》、《你今天孝順了嗎?》、《珍愛生命.永不放棄》等短片引導學生體會父母默默付出的愛、久病床前無孝子的悲涼、珍惜生命永不放棄,找到幸福的泉源。指出「尊重生命珍愛自己」、「浪費光陰也是殺生」等觀念,希望大家了解生命無常應活在當下。
《孝經》「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,孝之始也。」張群說,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:孝順與行善。父母在世時就應盡孝道,千萬不可如俗語所說「久病床前無孝子」。才不至於落得「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待。」的憾事。
張群說,青年是社會進步的動力、國家未來的希望。需有遠大理想、正確思考、逆境自強、樂於服務的人生觀。更要建立誠信、榮譽、正派、慈悲、孝順等正確的道德觀。
張群引述星雲大師《佛光菜根譚》「身做好事,舉手之勞功德妙,服務奉獻就像滿月高空照。」「口說好話,慈悲愛語如冬陽,鼓勵讚美就像百花處處香。」「意存好心,誠意善緣好運到,心有聖賢就像良田收成好。」詮釋行三好的殊勝。勉勵大眾都能行「三好、四給」增加人緣及福報。
最新消息
印度沙彌學園出家典禮 沙彌發願復興印度佛教
2025-11-21紐西蘭北島攜手校園 為地球種植600棵樹
2025-11-21Avonside女子高中路跑 為環保植樹獻心力
2025-11-21冬季聲樂發表會 慈恩寺舉辦
2025-11-21法華禪寺迎來佛教文化探索團 肯定人間佛教魅力
2025-11-21松山第六分會敬老關懐 體現無緣大慈同體大悲
2025-11-21佛光大學圖資長陳麒元 出任EI索引國際期刊主編
2025-11-21鳳霞國小校園講座 從人際看和諧人間
2025-11-21南華大學棒球隊授旗祈福 蓄勢待發力拼大專盃
2025-11-21成福國小生命教育十堂課 學子打開世界的窗
2025-11-21
相
關
消
息







